茶葉  氣味苦甘 微寒 無毒


 


藏 器 曰:寒苦。久食令人瘦,去人脂,使人不睡。飲之宜熱,冷則聚痰。


 


李飛廷曰:大渴及酒後飲茶,水入腎經,令人腰腳膀胱冷痛,兼患水腫、攣痺諸疾。大抵飲茶宜熱宜少,不飲尤佳,空腹最忌之。


 


唐補闕母炅茶序云:釋滯消壅,一日之利暫佳;瘠氣侵精,終身之累斯大。獲益則功歸茶力,貽患則不謂茶災。豈非福近易知,禍遠難見乎?


 


宋學士蘇軾茶說云:除煩去膩,世故不可無茶,然暗中損人不少。空心飲茶入鹽,直入腎經,且冷脾胃,乃引賊入室也。惟飲食後濃茶漱口,既去煩膩,而脾胃不知,且苦能堅齒消蠹,深得飲茶之妙。


 


李 時 珍 云 : 若虛寒及血弱之人,飲之既久,則脾胃惡寒,元氣暗損,土不制水,精血潛虛,成痰飲,成痞脹,成痿痺,成黃瘦,成嘔逆,成洞泄,成腹痛,成疝瘕,種種內傷,此茶之害也。


 


李 時 珍 又 云: 早年氣盛,每飲新茗,必至數碗,輕汗發而肌骨滑,頗覺痛快。中年胃氣稍損,飲之即覺為害。不痞悶嘔惡,即腹冷洞泄。故備述諸說,以警同好焉!




 



 

~~ 高醫師中醫診所關心您~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高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